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
 招生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国家公务员 - 试题辅导 - 正文

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内涵申论的特点分析

来源:2exam.com 2012-9-26 12:04:38

(一)申论的内涵

  “申论”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,对考生阅读能力、文字水平及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方法。它主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、概括、提炼、加工,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以及阅读理解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、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。全部为主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为150分钟,满分100分。

  “申论”一词取自《论语》的“申而论之”。“申”在这里包含两层意思,一是表明、申述,二是根据试卷给定材料的内容,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考生个人的观点或见解。“论”的含义较多。一是议、议论。《说文》:“论,议也。”“段注:‘凡语言循其理,得其宜,谓之论’。”二是含有深思、谋虑的意思。《周礼?考工记?序官》:“或坐而论道。”“注:‘论道,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’。”三是含有评论、辨析的意思。《吕氏春秋?应言》:“不可不熟论也。”“注:‘论,辩也’。”四是含有告诉、陈述的意思。《史记?张仪传》:“臣请论其故。”“索隐:‘论者,告也,陈也’。”《文选?张衡?西京赋》:“众形殊声,不可胜论。”“姜注:‘综曰:论,说也’。”申论就是一种具有申述、申辩、论证、论述内涵的文体。

  (二)申论的特点

  作为官样文章,申论除了在写作范式上有自己的规定性外,其在文章风格和思维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。我们归纳为五点,下面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分析。

  1.高瞻远瞩

  俗话说,站得高、看得远。申论文章作为官样文章,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立意高,主题高。申论写作要着眼长远利益,透过现象看本质,善于高屋建瓴,善于升华主题。

  申论文章所谓的立意高、主题高,不是信口开河,其判断的标准和尺度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,即申论文章的立意和主题要有政治的高度。要保持一定的政治高度就必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。

  2.大题小作

  写申论文章要“做大题目”,不能像传统作文一样“小题大作”。申论文章的“大”强调的是善于透过现象,把握本质,从宏观上全面、系统、深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申论写作区别于传统的议论文章,它考查的重点是根据特定的问题或事实,分析原因,提出对策并加以论证的能力,考查的是综合性能力,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和论证的能力,其重点在“论”,更在“申”。现代申论考试中出现的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,必须要通过系统的方案和配套的措施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。如果提出的对策局限于某一条具体的措施,或者是政府的某一个方面的能力,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非常困难的。公务员要善于升华材料,善于从宏观上把握事物,制定宏观政策。所以,考生在确定文章主题时要善于归纳和提炼宏观的主题思想,从“大”处着眼。


3.全面覆盖

  申论文章的“全”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,一是内容涵盖的面要全;二是思维要周全,善于运用辩证思维,不能以偏概全。内容涵盖要全面,是指答案务必要根据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归纳。只有如此,才能保证多得分,得高分;思维要周全,一是要求思维要全方位,多角度。在写作申论文章时,应该善于运用多角度的分析方法,要全面地思考问题。例如分析宏观现象的原因不仅要想到经济的原因、政治的原因,还要想到文化的原因,要学会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。二是要求学会进行辨证分析。由于申论考试的角度、方式具有灵活性、机动性和多变性,有较大的开放性,所以应试者要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来进行答题,防止偏激的思维,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申论文章平和中庸的风格。可以说辩证思维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做好申论文章非常有帮助。

  4.精益求精

  申论文章的“精”主要指申论语言一是要准确精炼,二是要表达规范。

  首先,申论文章要求语言准确精炼,切忌啰嗦和废话过多;其次,要注意申论语言的规范问题。申论作为一种文体,其语言是有特定风格和要求的,其阐述内容也是具有一定规范的。

  5.实事求是

  申论文章要“高”、“大”、“全”,但要防止“假”而“空”,要做到“实”而“精”。虽然,我们强调写作申论文章时要“大题小作”,但是要杜绝“空”字当头,防止和克服空泛无物的毛病,要使文章有血有肉。因此,申论文章的“实”有两层含义:一是要充实,二是要真实。

  所谓“充实”就是指申论文章分析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要具体可行。材料是我们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财富。随着材料字数的增加,材料中可用的素材也呈正比例增加。要学会挑选、概括材料中的内容;所谓“真实”,就是要求内容要符合材料的实际和社会的实际。提出对策时一定要结合实际,不能脱离材料和实际瞎编乱造,要注意对策的可行性、有效性和针对性。

 

 


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信息分类法指导实例分析
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微博入考题万变不离其宗
如何应对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成语类题目
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
国家公务员考试网预测2013国考报名人数将稳定
国家公务员考试2013年常识判断备考战略
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主题预测异地高考
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的备考指南
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分类作答技巧
2013年9月22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
2013年9月23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
2013年9月20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
2013年9月19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
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行测题要保证有70%的命中率
预测2013国考报名人数将稳定省市考试会有大幅上升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    最新文章
   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闽ICP备06019773号